中紀委網站刊文《以啄木鳥精神嚴格執紀》,文章稱,以啄木鳥精神,嚴明黨的紀律;黨的各部門和各級黨委都要自覺承擔起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,發現違紀苗頭要馬上去管,觸犯了紀律就要及時處理,像啄木鳥那樣,發現蟲子,就及時啄出來,保證樹木的健康,否則就是失責。(鳳凰網3月30日)
目前,從中央巡視組的反腐成果來看,打掉了不少的大老虎,在這種氛圍下,地方各級也開始對腐敗進行了嚴厲的打擊。但這種人為地反腐耗時費力收效甚微,人為地反腐也存在各種弊病,時間一長難得民心。所以針對此種情況各級各部門要筑牢反腐敗思想道德防線,必須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和“約法三章”,在黨員領導干部中要深入開展好黨性、黨風、黨紀教育,著重解決在堅持黨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問題。
腐敗沒有特區,反腐沒有禁區。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,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則。我們黨代表人民利益、接受人民監督,對腐敗現象決不姑息、對違法違紀現象必查必究。這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負責,也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維護。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,黨內和軍內都不允許有特殊黨員,任何目無法紀、不把法紀當回事、以為位高權重就可以越位濫權的人,最終都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懲。
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,有人認為反腐應該適可而止,甚至有觀點稱,“應給老虎改過的機會,以前的就不再追究”,“反腐太快太猛了,逼急了老虎會咬人的”。這種觀點不值一駁。無數事實表明,不反腐亡黨亡國,反腐則長治久安。腐敗是黨和國家肌體健康發育的最大敵人,任何腐敗,只要給其留有喘息之機,就會卷土從來,就會繼續破壞黨和人民的改革發展事業。
反腐敗斗爭具有長期性、復雜性、艱巨性,一旦放松了警惕,腐敗現象就會卷土重來、重新蔓延。反腐倡廉沒有完成時、沒有過去式,沒有盲區,也沒有禁區,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壓態勢,以踏石留印、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,真正讓腐敗行為在任何時候、任何地方都無處遁形。
“對腐敗分子,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。”遵守法律沒有特權,執行紀律沒有例外。置身改革發展的時代大潮,面對種種誘惑和考驗,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樹立黨紀國法紅線不能觸碰的觀念,都要牢記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。堅決遏制違紀違法的“破窗效應”,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,我們就能正黨風、得民心。
作者:章張龍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