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,寶雞市陳倉區推行“單車下鄉”活動,要求廣大干部堅持騎自行車訪農戶、聽民聲,讓群眾“看得見、喊得應、追得上,有困難能及時得到解決。”,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“單車干部”。 (陜西日報 11月20日)
“單車干部”下鄉為民辦事這一舉動,是真正“接地氣“的為民之舉,是黨員干部“零距離”和群眾交心談心的務實之舉。以往干部下鄉調研考察或者了解情況,都是轎車來轎車去,帶來一團汽車尾氣,也卷進一輪子泥土進城,關上車門車窗,農村一些破舊的環境也看不到了、百姓的呼聲也就聽不見了。“單車干部”實為發揚實干精神,立說立行,真抓實干,一輛單車,去得了小村小戶、到得了田間地野,只說不做是虛干部,又說又做才是實干部。走進農村每家每戶,騎車不僅是讓黨員干部們親近農村、親近百姓,也是給黨員干部們鍛煉身體的機會,而且環保又節省。
“單車干部”下鄉,去掉了以往干部下鄉的隆重,少了“列隊歡迎”,多了“真情實意”;少了“興師動眾”,多了“潤物無聲”;少了“誠惶誠恐”,多了“親切實在”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,我們確實能看到黨員干部們作風轉變了、態度親切了、辦事效率更高了。但是真正要切實做到并且長久保持下去,不僅要“心想到”、“話說到”,更要“力盡到”,要做一名為人排憂的好干部,可以向我們的“單車干部”學習,推而廣之。
作者筆名:秋子

